荒城日暮秋江长,𫁂䅉野熟秋风香。 青天茫茫不知处,扁舟卧入菰蒲乡。 波深浪静鱼鸭乐,遥林堕影同飞扬。 平生见画无此本,便欲默写悬高堂。 须臾雷雨涨深墨,渔户悉闭收牛羊。 篙人软语似怜我,拗蓬盖头编蒿床。 此时残怒尚什七,潇洒幸为清蚊蝱。 无人静觉物性出,蚯蚓草虫歌晚凉。 铜山乳窦青最远,羞缩不似来时妆。 但余田鸟如匹练,双双飞点暗烟黄。 山川一日几变态,人事百年安可常。 停舟起问鱼酒户,此地几年成战场。 虹梁羽化新起废,白骨无数埋前冈。 惆怅令人百忧起,饮客正酣歌发狂。 坐中悲乐谁竟是,归来玉兔摇沧浪。
江行杂书
译文:
在日暮时分,一座荒城伫立在漫长的秋江边。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,秋风中弥漫着阵阵清香。抬头望向天空,茫茫一片,让人不知身处何方。我独自躺在小船上,缓缓驶入长满菰蒲的水乡。
江波深幽,浪也平静,鱼和鸭在水中欢快地嬉戏。远处树林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,随着水波一同飘荡飞扬。我这一生看过不少画作,却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景致,真恨不得马上把它默写下来,挂在高堂之上慢慢欣赏。
转眼间,雷雨突然袭来,江水变得墨黑一片。渔户们纷纷关闭家门,把牛羊都赶了回去。撑船的人轻声细语,好像很怜惜我,帮我把船篷拗过来遮住头,又用蒿草编了个简易的床。
此时,那雷雨的余威还有十分之七,但好在风雨也赶跑了蚊虫,让周围变得清爽起来。四周无人,我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,蚯蚓和草虫在这傍晚的凉意中欢快地歌唱。
远处青色的铜山和乳窦,显得格外遥远,和来时的模样相比,似乎羞涩地收敛了几分。只剩下田鸟像白色的绸缎一般,成双成对地飞过,点点身影融入暗黄的暮烟之中。
山川在一天之内就有如此多的变化,人生百年又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呢?我停下船,起身询问卖鱼卖酒的人家,这里几年前是不是成了战场。原来那如彩虹般的桥梁早已毁坏又重新建起,而无数的白骨就掩埋在前面的山冈下。
这一切让我惆怅不已,各种忧愁涌上心头。而一同饮酒的客人却正喝得畅快,放声高歌,狂放不羁。坐在这船中,谁又能说得清是悲是乐呢?等我回到住处时,月亮已经升起,月光洒在沧浪江上,波光粼粼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