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头种石悬苍云,山下急流风卷纹。 何年荒碑当岭立,龟趺圭首犹鳞皴。 神龙驱毫鬼输墨,羊公精神荆楚色。 想当意匠经营初,已尽东南烟雾迹。 从来登览非真游,襄人正乐吴人愁。 尊前邹湛亦不恶,江山千古同悠悠。 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,自喜作碑心更苦。 祇留陈迹笑痴迷,行客何曾泪如雨。
题岘山图
译文:
在那高高的山头,仿佛有种下的巨石,巨石之上缭绕着苍灰色的云朵。山下湍急的水流奔腾不息,风儿吹过,水面卷起层层波纹。
也不知是哪一年,一块古老的石碑矗立在山岭之上。碑下的龟趺底座和碑首的圭形部分,上面的纹理就像龙鳞般粗糙干裂。
绘制这幅画的人,仿佛有神龙挥动毫笔,有鬼魅送来墨汁,将羊祜的精神和荆楚大地的特色都融入到了画中。想来画家在构思创作这幅画的初始阶段,就已经把东南一带那如烟似雾的美景都收入笔端了。
一直以来,人们登上高山游览,很多时候都并非真正领略到其中的意趣。襄阳人正沉浸在眼前的欢乐之中,可吴地的人或许正为此而发愁呢。
当年羊祜在酒席前与邹湛一同谈笑,这其实也很不错。这江山历经千古,依旧是那样的悠远绵长。
你难道没看到吗?征南大将军羊祜之后,又有姓杜的人(杜预)。他自己喜欢撰写碑记,用心良苦。可最后也仅仅留下了一些陈旧的遗迹,供后人嘲笑那些痴迷于功名的人。过往的行人,又有谁会真的像羊祜所说的那样,面对这江山古迹而泪如雨下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