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农无年尤可待,学儒无成祇益馁。 羡君终岁作书痴,聚室嗷嗷穷不悔。 客来问计何所出,一饱自悬𫗴粥外。 平生据案畎亩心,汗简为犂笔为耒。 蘗芽百氏草避耨,膏泽群经泉赴浍。 日高洛诵乌鸟悦,夜半吴吟风雨会。 世间粱谷何足道,开卷穰穰心欲醉。 旅熏辟蠹防雀鼠,更缮巾箱筑仓廥。 古言乐岁生礼义,先见儒门消鄙悖。 租符且免里正索,子本时容书客侩。 东邻有田多牛翁,日执牙筹亲细碎。 囷粮竟作谁腹饱,骑吏惊惶汗流背。 此时畬斋谈无事,峨冠正与周孔对。 礼义适口即为味,牛心菊苗皆可脍。 我诗君意两自知,且勿𫍢𫍢语儿辈。
余既题畬斋有闻纸田之说而笑者复作长篇
译文:
从事农业生产就算当年没有好收成,好歹还有未来的年份可以期待;而研习儒学要是没有成就,那就只会让人更加气馁。
真羡慕你一整年都像个书痴一样,家里人饿得嗷嗷叫,你也绝不后悔。
有客人来问你生计办法,除了勉强维持一碗粥来填饱肚子之外,也别无他法。
你平日里伏案读书,心里有着像耕耘田地般的坚持,把史册当作犁,把笔当作农具耒。
你像铲除杂草一样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,又像让泉水流入沟渠般为群经注入新的理解和感悟。
太阳高高升起时,你诵读诗书,连鸟儿听了都很欢悦;半夜里你用吴地的方言吟诗,就好像与风雨声交融在一起。
世间的粮食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,只要打开书卷,那丰富的知识就会让人心醉神迷。
你用熏香来驱赶书蠹,防止雀鼠破坏书籍,还精心整理巾箱,就好像修筑粮仓一样。
古人说丰收的年份会让人们懂得礼义,如今先看到儒门中消除了那些粗俗和悖逆的行为。
你不用像农民那样被里正拿着租契来索要租税,还能不时地把书借给别人,收取一点利息。
隔壁东边有个拥有很多田产和耕牛的老翁,每天拿着算盘,亲自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。
可是他粮仓里的粮食最后到底填饱了谁的肚子呢?当那些骑在马上的官吏来催逼赋税时,他惊慌失措,汗流浃背。
这个时候,你在畬斋里从容谈天,戴着高高的帽子,仿佛正与周公、孔子相对而谈。
礼义就像美味一样,只要合口味就行,就算是牛心、菊苗这样普通的食物,也能做出美味的菜肴。
我的这首诗和你的心意,我们彼此都能明白,就别再跟那些不懂的晚辈啰啰嗦嗦地说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