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锡虎

杖锡山中深,与世绝往还。 从来称是仙圣窟,虎暴不得奸其间。 今年山神大失职,虎来山前搏人食。 传闻此义我亦怪,历问更为居者惜。 杖锡山中民,犷健疏农耕。 老稚为樵壮为猎,朝朝暮暮山中行。 山獐野雉收当粮,天寒果熟霜狸香。 腰弓度垅矢插房,黄茅覆溪机半张。 鸟啼犬奔风箭急,机鸣未发且前立。 平生闻虎不识面,颠倒穷途忽相及。 惊呼顿迅声渐微,妻儿骇呀不即归。 循踪走至设机处,但有血渍斓斑衣。 呜呼哀哉乎,此民良足悲。 呜呼嗟哉乎,此事不足疑。 吾闻以毒殃物者,物亦以毒殃其身,我不敢以尔为仁。 以饵钩物者,物亦钩尔以为饵,我不敢以尔为智。 杖锡山,山绝深,无虎不必古,有虎不必今。 天生此物居山林,有虎无虎视尔心。 但令尔心无干戈,虎居深山奈尔何。

译文:

在那杖锡山的深处,与外界断绝了往来。向来这里都被称作是仙圣居住的地方,老虎即便暴虐也不能在这里为非作歹。 可今年山神大大失职了,老虎来到山前抓人吃。听到这个消息我也觉得很奇怪,一一询问之后,更为当地居民感到可惜。 杖锡山的百姓,性格粗犷刚健,对农耕之事并不上心。老人小孩去砍柴,青壮年去打猎,从早到晚都在山中行走。他们把山獐、野雉当作粮食,天寒地冻时,熟透的果子和带着霜露的狸肉散发着香气。他们腰间挂着弓,越过田埂,箭插在箭袋里,溪边的茅草下还半张着捕猎的机关。鸟儿啼叫,狗儿奔跑,风声像箭一样迅疾,机关还没触发,他们就已经向前走去。他们平生只听说过老虎,却从未见过真虎,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与老虎遭遇。惊呼声急促响亮,随后渐渐微弱,他们的妻儿惊恐万分,久久不敢回家。沿着踪迹走到设机关的地方,只看到染着血渍的斑斓衣衫。 哎呀呀,这些百姓实在是太可悲了。唉,这件事也没什么可怀疑的。我听说用毒物伤害其他生物的,其他生物也会用毒物来伤害他,所以我不敢认为这样的人是仁慈的。用诱饵去钓取其他生物的,其他生物也可能把他当作诱饵,所以我不敢认为这样的人是聪明的。 杖锡山,山势极其幽深,从前没有老虎不代表一直没有,现在有老虎也不意味着以后一直有。上天让老虎这种生物生活在山林之中,有没有老虎取决于你们的内心。只要你们内心没有争斗和贪念,老虎住在深山又能把你们怎么样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戴表元
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