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江南琴师海与聪,谁与传者梦溪公。 又不见醉翁诗中沈夫子,听水作琴琴谱起。 祇今人间何处无琴师,问渠端由渠未知。 钱塘东风万人里,沈家还见奇男儿。 沈家家住鸳湖曲,夜理渔丝朝采菊。 菊苦难餐鱼又寒,弹出歌声寄凄独。 近来携琴东海行,清音应滑如流鶑。 湖园日暖百花叹,弹彻满树春风生。 我不识琴识琴理,为君悲酸为君喜。 相逢正值酒钱空,徉狂攘臂红尘市。 琵琶阮咸休羡渠,相知岂须频曳裾。 醉毛死久髯徐去,洗手空山修乐书。
听琴行赠沈秀才
译文:
你没看到江南琴师义海和慧聪吗,是谁将他们的技艺和事迹传承下来的呢,是沈括沈梦溪先生。
你也没听说过欧阳修诗里提到的沈遵先生吧,他听水的声音而创作了琴谱。
如今这世间哪里没有琴师呢,可问他们弹琴技艺的源头,他们自己却茫然不知。
在钱塘东风吹拂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我又见到了沈家出色的男儿。
沈家住在鸳鸯湖曲折的岸边,晚上整理渔丝,早上采摘菊花。
菊花苦涩难以果腹,鱼又带着寒意,他便用琴弹出歌声来寄托自己凄凉孤独的心境。
最近他带着琴到东海一带游历,那清越的琴音应该如同黄莺啼鸣般流畅动听。
在阳光温暖的湖园里,百花仿佛都在感叹,他把琴弹到极致,满树仿佛都生出了春风。
我虽然不懂琴艺,但明白琴中蕴含的道理,为你弹奏中的悲酸而感伤,也为你琴音里的欢悦而欣喜。
我们相逢时我正好没钱买酒了,于是我们在热闹的红尘集市中尽情放纵、捋起袖子不拘小节。
别羡慕那些弹奏琵琶、阮咸的人,真正的相知哪里需要频繁地去依附权贵。
像戴逵、徐仲起这样的琴人早已离世,我要洗净双手,到空山中去潜心研究音乐之书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