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公全盛时,桃李何纷纷。 冠盖蔽白日,谈笑起青云。 林翁我乡曲,同业又同门。 如何三十年,白头始相闻。 全家作楚鬼,只影穷江源。 起手问曲折,口涩不肯言。 宁非衣食牵,犹頼齿颊存。 叹此皆有数,吾书已云云。 下尽浮世尘,上通先天根。 事来即顺受,不得劳悲欣。 我老耕破砚,百钱混人群。 听之如饮醇,油油至微醺。 所恨各有役,东帆复西辕。 平生李元礼,归为致寒暄。
送乡友林耕道往信州因寄李明通
译文:
在卢公声名鼎盛的时候,他门下的贤才就像桃李一样众多纷繁。那些达官显贵们的车盖遮蔽了白日,他们谈笑间就能平步青云。
林翁是我的同乡,我们从事相同的学业,又出自同一个师门。可为什么过了三十年,到头发都白了才彼此知晓对方的情况。
他全家都客死异乡成了楚地的鬼魂,只剩他孤独一人流落在江边。我伸手询问他这些年的曲折经历,他却嘴笨说不出来。
难道不是被衣食所困,还好他的牙齿和脸颊还在(还能勉强活着)。我感叹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,我写的文章里也早有相关的感慨。
要放下世间的纷纷扰扰,去探寻那先天的根源。事情来了就坦然接受,不必徒劳地悲伤或欣喜。
我年老了只能靠写文章为生,拿着微薄的收入混迹在人群中。听林翁讲述这些如同饮下醇厚的美酒,渐渐有了微微醺醉的感觉。
只可惜我们各自都有事情要忙,他要乘船东去,我要驾车西行了。
我向来敬重的李元礼啊,等林翁回去后,帮我向你致以问候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