贱士怀永忧,一物常恐枯。 贵者止营私,智或遗妻孥。 肉食从古鄙,黄金使人愚。 我游四十年,钱塘车马区。 但见插桃李,谁曾种桑榆。 白头识丁子,仪冠俨于于。 示我厚德编,嘉名在塘隅。 谈之为踊跃,喜气生眉须。 愿子富仓庾,人人饱餐𫗦。 愿子多酒浆,日日开樽壶。 行藏自有命,不谒守钱奴。
丁氏厚德堂
译文:
我这样的贫贱之士心中长久地怀着忧虑,常常担心世间的一个事物就这么枯萎消亡。而那些权贵之人只知道谋求私利,就算有点智谋,也只是为妻子儿女打算。自古以来,那些只知享受美食的达官贵人就被人鄙夷,黄金也常常让人变得愚蠢。
我在外游历了四十年,常在像钱塘这样车马喧嚣、繁华热闹的地方。可在这里,我只看到人们热衷于栽种艳丽的桃李,却没见谁去种下能遮荫、有实际用处的桑榆。
到了我头发花白的时候,结识了丁先生。他仪表堂堂、冠帽整齐,神态庄重又从容。他给我看了《厚德编》,原来他家有以“厚德”为名的堂屋在塘边。
我听他谈起这些,内心十分激动,喜悦的神情都流露在眉毛和胡须之间。我祝愿丁先生家粮食满仓,让人人都能吃得饱饱的。也祝愿丁先生家有很多美酒,天天都能开怀畅饮。一个人的出仕和隐居都是命中注定的,不必去巴结那些只知道守着钱财的人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戴表元
戴表元(一二四四~一三一○),字帅初,又字曾伯,号剡源先生,又称质野翁、充安老人,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入太学,七年第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,迁临安府教授,不就。元兵陷浙,避乱他郡,兵定返鄞,以授徒、卖文自给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一三○四),以荐为信州教授,秩满改婺州,以疾辞。武宗至大三年卒,年六十七。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,其中诗四卷。事见本集自序、《清容居士集》卷二八《戴先生墓志铭》。 戴表元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万历九年刊《戴先生文集》为底本。校以明刻六卷本《剡源先生文集》(简称明刻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