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早行

短策穿幽径,山樵半掩扉。 月斜林影薄,石尽水声微。 一犬隔篱吠,孤僧何处归。 相逢松下立,风露满秋衣。

译文:

我手持短小的竹杖,穿行在幽静的小路上。山里打柴人的房门半掩着,似乎还未完全开启新的一天。 天边的月亮已经倾斜,稀疏的月光洒在树林中,树木的影子变得淡薄而模糊。沿着山路前行,石头渐渐到了尽头,那潺潺的流水声也变得微弱起来。 忽然,隔着篱笆传来一阵狗叫声,打破了这山间的寂静。不知道从哪里走来一位孤独的僧人,他正朝着某个方向缓缓归去。 我与这位僧人在松树下偶然相逢,我们就静静地站在那里。山间的秋风带着露水,不知不觉间打湿了我们秋日的衣裳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