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玄英故居

舣舟鸬鹚港,白云满高原。 借问玄英居,遗搆无复存。 精灵几百载,山鬼凭幽昏。 独遗文字香,隠隠草树根。 转盼东山麓,仿佛见柴门。 啼猨助凄恻,亦复销我魂。 渔父促归桡,牛羊下前村。 长揖者谁子,未识情已温。 云十有六叶,咸通之耳孙。 缅思幽人后,风雅天所敦。 相携就茅屋,一笑酌瓦尊。

译文:

我把船停靠在鸬鹚港,只见白云弥漫在高原之上。 我向人打听方玄英的故居所在,却得知那旧日的屋舍早已不复存在了。 方玄英的英灵已经存在了几百年,在这幽暗昏沉的地方,仿佛有山鬼在凭依。 唯有他留下的文字还散发着芬芳,隐隐约约地从草树根间传出。 我转眼望向东山的山麓,恍惚间好像看到了那柴门。 猿猴的啼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,也让我黯然神伤、失魂落魄。 渔夫催促我赶快划船回去,此时牛羊正朝着前面的村庄走去。 有个作揖行礼的人是谁呢?虽然还未相识,但他的神情却让人感觉十分温和。 他说自己是方氏家族的第十六代子孙,是咸通年间方玄英的后代。 我缅怀这位隐居高人的后世子孙,深感风雅之事是上天所厚赐的。 我们相互搀扶着走向茅屋,相对一笑,然后用瓦尊酌酒共饮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