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陆宣公祠

冰玉为骨秋为神,堂堂内相真天人。 谏草数百垂清芬,仁义一洗功利尘。 刳肝沥血空排云,白日不鉴吾忠勤。 奉天诏下哀痛新,将士感泣天亦闻。 皇威雷动清九垠,一纸可敌百万军。 草茅学古期致君,以额扣阍九虎嗔。 玉堂云雾当华津,耿耿何不批龙鳞。 一尊酹古凄夕曛,鹓湖之水春复春。

译文:

陆宣公就如同有着冰清玉洁的风骨,又有着如秋一般高远纯粹的神韵,这位堂堂的内相啊,简直就是天上的仙人下凡。 他写下数百篇谏书,散发着清正的芬芳,用仁义的思想将世间追逐功利的污浊一扫而空。 他为了国家和君主,剖肝沥血,直言进谏,那恳切的言辞直上云霄,可那高高在上的君主却不能明察他的忠诚与勤勉。 在奉天发布的那饱含哀痛之意的诏书,内容真挚感人,将士们听闻后感动得落泪,就连上天也能听到这悲切之声。 皇帝的威严如雷霆般震动,肃清了天下四方,而陆宣公写下的这一纸诏书,威力竟可抵得过百万雄师。 我一介草野之人,学习古人的学问,期望能辅佐君主成就大业,也曾满怀赤诚,想要面见君主进言,却如同以额头叩击宫门,惹得守门的卫士发怒。 那些身处玉堂、在高位享受荣华的官员,在这关键的时刻,为何不能像陆宣公一样,勇敢地向君主直言劝谏呢? 我手持一杯酒,在这黄昏的余晖中祭奠这位古人,心中满是凄凉。鹓湖的水啊,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春去春又来,而陆宣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铭记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