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雍

冠带百年梦,昔游今重嗟。 璧池春饮马,槐市暝藏鸦。 堂鼓晨昏寂,廊碑风雨斜。 石经虽不火,岁岁长苔花。

译文:

那些头戴冠帽、身束衣带的读书士子们,曾经在此追求学问、怀揣梦想的美好时光,仿佛一场做了百年的大梦。如今我故地重游,只剩下满心的感慨与叹息。 昔日那如璧玉般的学宫水池,本是充满着学子们青春活力的地方,如今却只能看见春日里马儿在池中饮水的场景。而曾经热闹的槐市,到了黄昏时分,再也没有了学子们的喧嚣,只有归巢的乌鸦藏身在槐树林中。 学宫里那堂前的鼓声,往昔在清晨和黄昏都会准时响起,督促着学子们勤奋学习,可如今却一片寂静,再也听不到那激励人心的鼓音。走廊边的石碑,历经风雨的吹打,已经倾斜地立在那里。 虽然那刻着经典的石经没有遭遇大火焚毁,但一年又一年过去,上面早已长满了青苔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