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

铁虬偃蹇八尺强,云屋深深吹玉香。 开徧枝南与枝北,顶顽不受春风德。 悄如枯禅坐瞿昙,霓旌羽葆来毵毵。 世情冷暖异荣朽,道眼看来两何有。 炎州岭上识袒衣,参横月落皆玄机。 老僧与客一笑顷,醉藉莓苔弄疏影。 醒来忽忆孤山前,系舟老树飞雪天。 翠羽无声江色冻,夜阑秉烛浑疑梦。 贪嗔到此一一除,独有爱花痴自如。

译文:

在宝积寺僧舍前,有一棵古老的梅树。它的枝干就像一条矫健的铁虬,曲曲折折地伸展着,足有八尺多长。它生长在那幽深的僧舍旁,如云般的屋子静静伫立,而它绽放的花朵散发出如玉般的清香,悠悠地飘散开来。 这棵梅树的花朵开得十分繁茂,南边的枝头和北边的枝头都开满了,到处都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。然而,它的树顶却十分顽固,似乎不愿意接受春风的恩泽,一直干枯着。 那干枯的树顶,静静地立在那里,宛如一位枯禅的高僧,端坐在瞿昙(释迦牟尼)的法座前,神态安详。而周围绽放的花朵,犹如华丽的霓旌羽葆,轻柔地舞动着,纷纷扬扬。 世间的人情冷暖,就如同这梅树的荣枯一样,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。但在那些有修行、有见识的人眼中,无论是荣还是枯,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。 就像在炎热的岭南,人们能看到袒露着枝干的树木,当参星横斜、月亮落下的时候,这其中其实都蕴含着深奥的玄机。 寺庙里的老僧和客人在这梅树前相视而笑,在这样美好的氛围中,大家都有些微醉了。有人随意地躺在长满莓苔的地上,摆弄着梅树稀疏的影子,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。 等到醒来的时候,忽然回忆起在孤山前面的情景。那时,把船系在一棵老树上,天空中正飘着飞雪,四周一片洁白。翠绿的鸟儿静静地待着,没有发出一点声音,江水也仿佛被寒冷冻结了,一片寂静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手持蜡烛在这样的环境中,恍惚间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里。 来到这里,那些贪婪、嗔怒等杂念都一一被去除了,然而唯独爱花的这份痴迷,却依旧没有改变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