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陈用宾

水竹翛翛称客居,有时挟䇲自观鱼。 为儒老入他州籍,怀古幽探异穴书。 日暮碧云归已晚,岁寒青桂看如初。 文章自古多憎命,狗监无劳诵子虚。

译文:

### 翻译 水边长满修竹,那潇洒的样子正适合我这客居之人的心境。闲暇之时,我偶尔会夹着书简去水边悠然观鱼。 身为儒生,年老时却不得不入了他乡的户籍。我怀着对古人的追思,深入探寻那些奇异洞穴中所藏的古书。 天色渐晚,天边飘着碧云,我归来时夜色已深。即便到了岁暮天寒,那青青的桂树依旧如初,保持着它的青翠。 自古以来,有才华的文人大多命运坎坷。像司马相如靠狗监杨得意举荐那样的事,就不必再劳烦他人了。 ### 解析 林景熙是宋末遗民,这首诗或许包含了他对友人的寄怀以及自身的感慨。诗中描述了客居生活的闲适,也体现出他对古代文化的追寻。“日暮碧云”暗示时光流逝,“岁寒青桂”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。最后两句感慨文人命运多舛,表达了一种不依赖他人举荐、坚守自我的态度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