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桧堂为鲁圣可行可赋

鱼头公子冰雪姿,根柢忠信华文辞。 乃翁手植岂无意,贞固已作层霄期。 气含芝术体松柏,容成山下神仙宅。 清阴冉冉生庭除,绿雾纤纤护琴册。 风簷对语如索诗,君家伯仲谐埙箎。 养成材器丰且硕,蓄泄云雨蟠蛟螭。 黄州谪臣坐诗累,杳杳蛰龙空九地。 苍根留取千载芳,何物丑秦盗名字。

译文:

这首诗是为鲁圣可的双桧堂所作,下面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: 鲁家公子有着如鱼头参政鲁宗道一般的正直品格,还有着如冰雪般纯净的姿容。他以忠诚守信为根本,又有华丽的文辞才华。 他的父亲亲手种下这桧树,怎会没有深意呢?是期望这桧树能够坚定贞固,终有一日能高耸入云。 公子的气质如同蕴含着芝术的药性一般高雅,身形如同松柏一样挺拔,他所居住的容成山下的居所,就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 桧树的清凉树荫缓缓地在庭院中蔓延开来,那如绿雾般轻柔的枝叶,细细地守护着琴和书册。 风吹着屋檐,桧树仿佛在相对私语,像是在向公子索要诗篇。公子家的兄弟相处和谐,就像埙和箎合奏一样默契。 这桧树就如同公子一样,逐渐养成丰腴而硕大的材器,它能积蓄和宣泄云雨,仿佛蛟龙蟠曲其中。 当年黄州的被贬之臣苏轼,因为诗作而遭受连累,他诗中提到的“蛰龙”也成了空幻,深埋于九泉之下。 而这桧树的苍劲根系将留存千载的芬芳,那些像秦朝丑事一样的盗名之举又算得了什么呢? 注释:“鱼头公子”可能暗指鲁家公子如同以刚直著称的“鱼头参政”鲁宗道;“黄州谪臣”指苏轼,他曾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,诗中“蛰龙”之语还曾被人曲解陷害;“丑秦”可能借指历史上类似的丑恶、黑暗之事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