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意

僧钟觉曙鸟,纷飞弄林光。 宿云渐离石,我起开秋房。 南山忽入几,相对各老苍。 我老几何年,山曾见鸿荒。 流泉送日月,危石支兴亡。 问山山无言,啼猿起前冈。

译文:

清晨,寺庙的钟声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鸟儿,它们扑棱着翅膀纷纷飞起,在林间闪烁的光影中嬉戏、穿梭。 昨夜停留在山石上的云雾,渐渐开始消散、飘离。我从睡梦中起身,推开了秋日山居的房门。 抬眼望去,南山的景色忽然映入眼帘,就好像一下子来到了我的几案之前。我和这南山相对无言,我们都带着岁月留下的沧桑。 我在这世间已经老去了许多年,可这座山啊,它曾经见证过远古时期那鸿蒙未开的景象。 山间的泉水潺潺流淌,它送走了无数个日日夜夜;那陡峭的山石稳稳矗立,它支撑着这世间的兴衰兴亡。 我满心疑问地去问山,可山却沉默不语,没有给我任何回应。就在这时,前方的山冈上传来了猿猴的啼叫声,那声音在山林间回荡,更添了几分寂静与凄凉。
关于作者
宋代林景熙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