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唁诗 少保张公

将军本北人,归顺年已久。 擢身将校中,腰绾中国绶。 身润白玉洁,面狞黑铁丑。 刚勇有武威,功出众人右。 一朝天柱折,当昼丰其蔀。 阴阳反铁炭,桮棬贼杞柳。 公卿文章士,尽醉马乳酒。 未闻天地间,生死反噬狗。 幸有张将军,强哉气赳赳。 生死不携异,宁受奸宄狃。 平生铁石肠,明白照九有。 荧荧赤伏符,百拜悬右肘。 谋画入微茫,僵目拇撑口。 死战拓山开,高擎日月走。 剖心𫗪龙雏,淋漓血双手。 圣火寿绵绵,凡水焉能溲。 瞬目出死关,命在事非偶。 张巡埋骨地,顽石变琼玖。 白光射天门,璀璨夺星斗。 英气磨不坏,生公踵其后。 播荡大海外,若子死恋母。 屈指我世祖,建武又乙酉。 恶兽脑百裂,始识狮子吼。 天风吹新雨,浊劫净无垢。

译文:

### 前言 这首诗是郑思肖为少保张公所作的唁诗,高度赞扬了张公的忠义和英勇。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翻译: ### 正文翻译 将军原本是北方人,归降大宋已经有很长时间了。 从将校之中脱颖而出,腰间系着象征大宋官职的绶带。 他的品格如同白玉般纯洁,面容虽然长得像黑铁一样粗犷甚至有些丑陋。 他刚猛勇敢,极具威武的气势,功劳远超众人。 一旦国家的支柱(可能指朝廷的重要力量)折断,就像白昼突然被黑暗笼罩。 阴阳颠倒,就如同铁炭失去了正常的属性,善良的人被邪恶之徒扭曲,就像杞柳被做成了杯盘。 那些公卿大臣和文人墨客们,都沉醉在马乳酒中。 从未听说过天地之间,会有生死关头反咬主人的恶狗(暗指那些变节之人)。 所幸还有张将军,他气势雄壮,英姿勃勃。 无论生死都始终如一,绝不被奸邪之人所胁迫。 他平生有一副铁石心肠,他的忠义和光明磊落照耀着九州大地。 他恭敬地将象征正统的赤伏符,悬挂在右肘之上。 他的谋划细致入微,到最后死不瞑目,拇指撑着口(可能是形容其死状悲壮)。 他拼死战斗,开辟出一片新天地,就像高举着日月奋勇前行。 他剖出自己的心来喂养龙的幼崽(可能象征着为国家培养新生力量),双手沾满淋漓的鲜血。 那神圣的火焰长久不灭,凡俗的水又怎能将它浇灭。 转眼间他突破了死亡的关卡,他的命运看似偶然实则有着必然的联系。 就像张巡埋骨的地方,顽石都能变成美玉。 他的忠义之气化作白光直射天门,光彩璀璨,能夺过星辰的光芒。 他的英雄气概永不磨灭,他如同重生的英雄继承着前人的精神。 即便在海外动荡漂泊,他就像孩子眷恋母亲一样至死不渝。 屈指算来,我大宋的世祖时期,类似建武又到了乙酉年。 恶兽的脑袋被击碎,这才见识到狮子的怒吼(象征正义的力量觉醒)。 天风吹来新雨,将这污浊的劫难都洗刷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丝污垢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郑思肖

郑思肖(1241~1318)宋末诗人、画家,连江(今属福建)人。原名不详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。字忆翁,表示不忘故国;号所南,日常坐卧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称菊山后人、景定诗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。元军南侵时,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,未被采纳。后客居吴下,寄食报国寺。郑思肖擅长作墨兰,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。有诗集《心史》、《郑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