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声带咽吐新诗,彻骨啣冤痛不知。 报国心惟忧汉贼,读书人肯学胡儿。 剑携入手霜三尺,镜挂当胸月一规。 终久难磨天理在,匪伊谈笑定时危。

译文:

我带着哽咽的声音吟诵出新作的诗篇,内心深处怀着彻骨的冤屈,却痛苦得几乎麻木而不自知。 我一心报效国家,只担忧那些像汉朝奸贼一样的人祸乱国家;作为读书之人,又怎肯去学习那些胡人的行径。 我将锋利如霜的宝剑握在手中,那寒气仿佛有三尺之深;把明镜挂在胸前,就如同明月一轮,象征着我内心的光明磊落。 天理终究难以磨灭,那些为非作歹之人,可别以为能在谈笑间就稳定这危急的局势,他们的恶行不会长久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郑思肖

郑思肖(1241~1318)宋末诗人、画家,连江(今属福建)人。原名不详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。字忆翁,表示不忘故国;号所南,日常坐卧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称菊山后人、景定诗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。元军南侵时,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,未被采纳。后客居吴下,寄食报国寺。郑思肖擅长作墨兰,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。有诗集《心史》、《郑所南先生文集》、《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