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春寿堂

人皆构堂思奉身,吴氏构堂独养亲。 人皆种花图炫眸,吴氏树萱可忘忧。 慈亲鹤发寿且康,昆弟列罗如雁行。 旦暮升堂直滫瀡,娱亲嬉舞斑衣裳。 子能顺亲亲颜悦,和气盈盈蔼堂室。 春风荆树发条枝,夜雨芝兰秀芽茁。 由来孝道通神明,吴氏家世应昌荣。 他年移孝事君主,定使芳名书信史。

译文:

一般人建造堂屋,想的都是为自己享受,而吴氏建造这春寿堂,却是专门用来奉养双亲。 一般人种植花卉,是为了用缤纷的色彩来吸引人的目光,而吴氏栽种萱草,却是希望能让父母忘却忧愁。 他的母亲头发如鹤羽般洁白,身体既健康又长寿,他和兄弟们站在一起,就像大雁整齐排列成行。 从早到晚,他们到堂中精心为母亲准备着美味的食物,还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,像小孩子一样嬉戏玩耍来让母亲开心。 做子女的能够顺从父母的心意,父母的脸上便满是喜悦,整个堂屋都洋溢着融洽和睦的气氛。 这气氛就如同春风吹过,紫荆树长出了新的枝条;又似夜雨洒落,芝兰的新芽茁壮成长。 自古以来,孝道就能够通达神明,吴氏一家遵循孝道,家族一定会繁荣昌盛。 将来,吴氏把对父母的孝心转移到侍奉君主上,必定能让自己的美好名声载入史册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方凤

方凤(一二四○~一三二一),字韶卿,一字景山,号岩南,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宋末入太学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恩授容州教授,因宋亡未赴。归乡,名其斋为存雅堂,学者称存雅先生。与寓浦阳之谢翱、吴思齐等结为汐社,联络故老,期望恢复。元至治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,已佚。清初,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,编为《存雅堂遗稿》十三卷,于顺治十一年刊刻。事见明宋濂《浦阳人物记》,清乾隆《浦江县志·文苑》有传。 方凤诗,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。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,另编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