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古题雪十首 韩王堂雪

圣主贤臣千载遇,夜雪皑皑幸其第。 直爱榻外非吾家,欲下江南须早计。 炽炭烧肉锦茵铺,细君行酒以嫂呼。 鲁论自可相天下,何必区区泥上书。

译文:

这不是一首单纯的古诗词,它背后有着一定的历史故事背景。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: 圣明的君主和贤良的臣子,那是千年一遇的好组合。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,君主踏着皑皑白雪来到臣子的府邸。 这位君主看到床边之外那广阔的天下,意识到这并非自己一家之私产。他想着要平定江南,就必须早早谋划。 在臣子的府邸中,烧着炽热的炭火,摆着烤肉,地上铺着锦织的垫子,臣子的妻子出来为君主敬酒,君主亲切地称呼她为嫂嫂。 其实,按照《论语》中所蕴含的道理就足以治理天下了,又何必拘泥于那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呢。 这里面涉及到宋太祖雪夜访赵普的典故,诗中“圣主”指宋太祖赵匡胤,“贤臣”指赵普 。在雪夜相聚的情境中,君臣共商治国平天下的大事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方凤

方凤(一二四○~一三二一),字韶卿,一字景山,号岩南,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宋末入太学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恩授容州教授,因宋亡未赴。归乡,名其斋为存雅堂,学者称存雅先生。与寓浦阳之谢翱、吴思齐等结为汐社,联络故老,期望恢复。元至治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,已佚。清初,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,编为《存雅堂遗稿》十三卷,于顺治十一年刊刻。事见明宋濂《浦阳人物记》,清乾隆《浦江县志·文苑》有传。 方凤诗,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。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,另编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