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皋羽子善游宝掌山

宝掌一山何胜绝,老龙千载事已别。 巉岩怪石峭森列,矫首三洞蹇奇崛。 不知何年风雷烈,凿开混沌此瞥裂。 高洞攀缘与天接,栖鹘所巢势𫶇嵲。 隙泉漏滴清且澈,薜萝为衣俨陈设。 中之洞兮巧融结,四达坦明如我闼。 低山一洞尤寒泬,铿然谷应合音节。 共爱孤蝉远林咽,又疑帝子笙歌彻。 乘风便觉神飞越,落景徘徊就僧榻。 好向天风更搜抉,相期夜半踏明月。

译文:

宝掌山这一座山是何等的绝美啊,传说中那老龙在此的千年往事早已成为过去。 山上的巉岩和怪石陡峭地排列着,昂首挺立的三个山洞显得格外奇崛。不知道是哪一年,狂风惊雷剧烈发作,仿佛是凿开了混沌,让这山体陡然开裂。 那最高的山洞,若去攀爬,仿佛能与天相接,那里是栖息的鹘鸟筑巢的地方,山势高峻险要。石缝间渗出的泉水,滴下来又清又亮,周围缠绕的薜荔和女萝,就像精心布置的衣衫一样整齐。 中间的那个山洞啊,构造巧妙,各个方向都畅通无阻,平坦明亮得就像我家的门庭。 较低山头的那个山洞,格外清冷空阔,人在里面发出声响,铿然有声,山谷回应,好似合乎音乐的节拍。 我们都喜爱那孤蝉在远处树林里发出的呜咽声,又好像是天帝的女儿奏出的笙歌响彻山林。 乘着山间的风,只觉得心神都要飞起来了。夕阳西下,我们在僧人的榻上稍作停留。 真想在这天风之中进一步探寻山中的奥秘,我们相约在夜半时分,踏着明月再去好好游玩一番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方凤

方凤(一二四○~一三二一),字韶卿,一字景山,号岩南,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宋末入太学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恩授容州教授,因宋亡未赴。归乡,名其斋为存雅堂,学者称存雅先生。与寓浦阳之谢翱、吴思齐等结为汐社,联络故老,期望恢复。元至治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,已佚。清初,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,编为《存雅堂遗稿》十三卷,于顺治十一年刊刻。事见明宋濂《浦阳人物记》,清乾隆《浦江县志·文苑》有传。 方凤诗,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。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,另编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