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兴

清风有佳意,逢者为一娱。 曾不救饥渴,政尔飘襟裾。 凡物贵有用,论诗用则无。 诗成亦自咏,侘傺或昭苏。 身名不相涉,二者如参商。 迟其议论公,旷越百世长。 于人已无益,离离坟草荒。 不知史册上,更是谁芬芳。 犹足厉世俗,曰此有耿光。 生前文字冗,寸札蓐荑稂。 及后乃大行,家有星河章。 君欲知其人,近世苏与黄。 夫有酷吏事,良不为奇屯。 俗子来吾前,有语无由伸。 其愚正可置,而又何为嗔。 勿如孤竹子,宇宙生涯垠。 匪惟狎樵牧,浩浩冥疏亲。 鸟故不乱行,兽故不乱群。 在山为远志,出山为小草。 不足凋谢安,适可谓殷浩。 夫亦有所怀,非必著枯槁。

译文:

清爽的风儿有着美好的心意,遇到它的人都会感到一阵愉悦。 可它却不能解救人们的饥渴,仅仅是吹动着人们的衣襟罢了。 大凡事物贵在有实际用处,若论起诗来,它好像没什么实用价值。 诗写成了自己读一读,或许能让失意的人重新振作起来。 人的声名和自身其实没什么关联,二者就像参星和商星一样,此出彼没,难以相聚。 要等到世人对其评价公正的时候,往往已经过去了漫长的百世时光。 即便对当时的人没什么益处,诗人的坟头早已荒草丛生。 也不知道史册之上,还有谁能留下芬芳之名。 但诗歌仍然足以激励世俗之人,因为它有着闪耀的光辉。 诗人活着的时候,文字写得很多很繁杂,那些纸片就像杂草一样不受重视。 可到了后世却广泛流传,家家户户都有他们如星河般璀璨的篇章。 你要是想知道这样的人是谁,近代的苏轼和黄庭坚就是例子。 有人遭遇像酷吏迫害这样的事,其实也不算特别奇怪的困顿。 那些世俗之人来到我面前,有话也没机会说出口。 他们的愚昧实在可以置之不理,我又何必为此生气呢。 不如学学伯夷、叔齐这两位孤竹君的儿子,在这广阔宇宙中自在生活。 不仅能与樵夫、牧人亲近相处,还能超脱于亲疏关系之外,心境浩渺。 鸟儿不会打乱飞行的行列,野兽也不会弄乱群居的秩序。 在山里时是能治病的远志,出山后却成了普通的小草。 这并不足以让人心生凋零之感,倒可以说是像殷浩那样的境遇。 人心中有所怀想,不一定非要形容得干枯憔悴。
关于作者
宋代孙嵩

孙嵩(一二三八~一二九二),字元京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次皋兄。以荐入太学。宋亡隠居海宁山中,自号艮山。有《艮山集》,已佚。元至元二十九年卒,年五十五。事见《桐江集》卷一《孙次皋诗集序》,《新安文献志》卷八八有传。 孙嵩诗,据《桐江集》、《新安文献志》所录,编为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