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仁次道斋礼院予与和叔过之值其方饮引去二君以诗见谢三首 答次道 其二

昔予有行迈,辱赠猗兰辞。 今我复来游,重贻黄鹄诗。 兰以喻芳洁,撷佩正所宜。 鹄以兴翅邈,鸾皇共追随。 句成自有法,意厚良不訾。 投非所当授,乃反骇且疑。 兰生深林间,蔼然抱幽姿。 鹄有江海志,孤轩谢羁雌。 残折兰色改,跂尚鹄性悲。 愿君两置是,逍遥以相期。

译文:

过去我出行在外的时候,承蒙你赠给我像《猗兰操》那样美好的诗篇。如今我又来到这里游玩,你再次送给我如《黄鹄歌》般的佳作。 用兰花来比喻人的芳洁品德,采摘佩戴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。用黄鹄来象征志向高远,它能与鸾鸟、凤凰一同在天空追随翱翔。你写成的诗句自然有章法,情意深厚实在是无法估量。但把这么好的诗送给我,就好像把宝物给了不该给的人,这反倒让我又惊讶又疑惑。 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里,带着一种清幽美好的姿态。黄鹄有着在江海间自由翱翔的志向,独自高飞而离开那些眷恋伴侣的雌鸟。要是兰花被残折,它的颜色就会改变;要是黄鹄被人强行羁绊,它的天性也会感到悲哀。 希望你把这兰和鹄所代表的美意都先放下吧,咱们就以逍遥自在的心境来相互期许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