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张子夏庙同邻几圣俞过作

峨峨道旁庙,庭户焕丹黝。 恭闻师商贤,下拜奠卮酒。 大梁故王都,豪杰所奔走。 当时多尊荣,死不道人口。 二君夫何为,血食独传后。 岂于圣人道,自托致不朽。 荒坟屹相望,荆棘不盈亩。 衣冠应作尘,制度复何有。 得无埋奇书,文字暗科斗。 怀古意惨淡,春风一搔首。

译文:

在那高高的道路旁边,有一座庙宇,庭院和门户都闪耀着红黑相间的色彩。 我恭敬地听闻子张和子夏两位贤人的事迹,便俯身下拜,献上一杯酒以表敬意。 大梁曾经是旧王朝的都城,是豪杰们往来奔走、施展抱负的地方。 当年有很多人享有尊贵荣耀的地位,可死后却没人再提起他们。 而子张和子夏两位先生又做了什么呢?为何只有他们能得到后人长久的祭祀。 难道是因为他们依托于圣人之道,所以才成就了不朽之名。 他们的荒坟遥遥相对,周围的荆棘都占不满一亩地。 他们当年所穿的衣冠想必早已化作尘土,昔日的规制如今又还剩下什么呢。 会不会他们的坟里埋藏着珍贵奇异的书籍,上面有像蝌蚪一样的神秘文字。 缅怀古人的思绪让我心情黯淡,在春风中我不由自主地挠了挠头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