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曼叔客居见诒兼简里中诸君

少乏经世才,引分甘自置。 不意田野姿,尚为轩冕寄。 三年太学馆,饱食无所议。 京都多贤豪,出入许陪厕。 时从骑省吟,或就步兵醉。 低回众人内,自谓处身智。 耽耽秘书府,实待才俊地。 乃昏落其间,众口沸嘲詈。 茫如触骇机,狂顾不知避。 忽逢故人来,一道平生志。 归心西南飞,劲疾霜后鸷。 远惭龙阳隠,近愧葆光吏。 诗以谢诸君,颠冥非吾事。

译文:

我年少的时候就缺乏治理天下的才能,于是安守本分,甘愿自我放逐。 没想到我这一身田野村夫的模样,还能得到官职,有了在官场立足的机会。 在太学馆里待了三年,每天饱食终日,却没什么可以发表的见解和作为。 京都之中有很多贤才豪杰,我也有幸能和他们交往,参与他们的活动。 有时跟着骑省大人一起吟诗,有时与步兵大人一同醉酒。 我在众人之中徘徊周旋,还自认为这样安身立命很明智。 那威严庄重的秘书府,本是等待有才之人的地方。 我却糊里糊涂地置身其中,惹得众人议论纷纷,嘲讽责骂之声不绝于耳。 我茫然得如同触动了可怕的机关,慌乱地环顾四周,却不知如何躲避。 忽然有老朋友前来,和我畅谈平生的志向。 我的归乡之心如同霜后凶猛的鸷鸟,朝着西南方向急切地飞去。 我远比不上龙阳的隐士那般超脱,近也愧对葆光的官吏那样尽职。 我写下这首诗来感谢各位朋友,癫狂昏乱的官场之事,不是我所追求的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