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

中原昔失御,幽冀不复华。 我朝示仁抚,金币岁屡加。 君恩谨宣道,使才慎推差。 翰林承命行,驱驾绝漠沙。 晨登寒山岭,回望万里家。 劲风搜貂裘,严冰断马挝。 乡心感归雁,塞泪零悲笳。 慷慨属国节,迢递博望槎。 幸古有此贤,庶足开颦嗟。 晴阳展归旗,喜气日以嘉。 入门解征衫,金樽滟流霞。 哀弦间清唱,娇鬟蔚如鸦。 一慰行役劳,期君柳初芽。

译文:

在从前,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边疆的有效掌控,幽州和冀州地区不再有华夏文明的繁荣景象。 我大宋朝以仁义安抚边疆,每年都多次送去金银布帛等财物。君主的恩泽要认真地宣扬传播,使者的人选也谨慎地选拔。翰林学士您接受皇命出行,一路驱马越过茫茫沙漠。 清晨,您登上寒冷的契丹岭,回头眺望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乡。强劲的寒风像要把貂皮大衣都搜刮走,严寒的冰块冻断了马鞭。思乡之情被北归的大雁勾起,塞外的眼泪随着悲凉的胡笳声落下。 您心怀像苏武那样坚守气节的慷慨壮志,也有着如同张骞出使西域般的迢迢征程。幸好自古以来就有这些贤能之人,或许能让您展开紧锁的眉头。 晴朗的日子里,您展开归乡的旗帜,喜气一天比一天浓厚。回到家中,您脱下远行的衣衫,金色的酒杯里满是美酒。哀伤的琴弦声中夹杂着清亮的歌声,歌女乌黑的发髻如同乌鸦的羽毛般油亮。 这一切足以慰藉您旅途的辛劳,我期待着在柳树刚发芽的时候与您相见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