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同原甫赋澄心堂纸

江南国土未破前,澄心名纸世已传。 高堂久倾不复见,谁谓此物犹依然。 当时万杵捣云叶,铺出几案滑且坚。 剡溪藤骨不足数,蜀江玉屑谁复怜。 君臣嬉燕盛文采,骈章丽曲斗巧儇。 一朝零落随散地,中原箧笥生光鲜。 君安得此尚百幅,题以大句先群贤。 群贤落笔富精丽,琼琚宝玦相钩联。 嗟予材力岂当敌,虽欲强赋何能妍。 耽独玩物古所戒,崇尚浮藻政岂先。 江南可哀纸可惜,后有观者存吾篇。

译文:

在江南南唐的国土还未被攻破之前,澄心堂纸的美名就已经在世间流传了。那曾经制作澄心堂纸的澄心堂早已倾塌,再也见不到它旧时的模样了,谁能想到这澄心堂纸如今还依然存在呢。 当年制作澄心堂纸的时候,要经过千万次的捣杵,把纸浆捣得如同云叶一般细腻,然后铺在案几上,造出来的纸张光滑又坚韧。像剡溪的藤纸与之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,蜀江的玉屑纸也没人再去怜惜了。 那时南唐的君臣沉迷于宴饮作乐,崇尚华丽的文采,一篇篇骈文、一曲曲丽词,竞相斗着精巧与聪慧。然而一朝国家覆灭,南唐的一切都如散落的尘土般凋零,这些澄心堂纸到了中原,却在书箱中闪耀着光彩。 您是从哪里得到这上百幅澄心堂纸的啊,还率先题上了气势宏大的诗句,引领众多贤才一同创作。众多贤才们落笔写下的诗文都十分精美华丽,就像美玉珍宝相互勾连在一起。 可叹我的才力哪里能与他们相匹敌呢,即使想要勉强赋诗,又怎么能写得美妙呢。沉迷把玩物品向来是古人所警戒的,崇尚浮华的辞藻怎么能成为施政的首要之事呢。 江南南唐的覆灭令人哀伤,这澄心堂纸留存下来却也让人觉得可惜。后世若有观看这些诗文的人,就把我这篇诗作留存下来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