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杜子美诗

寒灯熠熠宵漏长,颠倒图史形劳伤。 取观杜诗尽累纸,坐觉神气来洋洋。 高言大义经比重,往往变化安能常。 壮哉起我不暇寐,满座叹息喧中堂。 唐之诗人以百数,罗列众制何煌煌。 太阳重光烛万物,星宿安得舒其芒。 读之踊跃精胆张,径欲追摄忘愚狂。 徘徊揽笔不得下,元气混浩神无方。

译文:

寒夜里,灯光闪烁微弱,夜晚的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。我埋头在图籍史书之中,姿势颠来倒去,身体都感到了劳累和损伤。 我拿过杜甫的诗作,那诗篇一张接一张。刚一坐下阅读,就感觉一股雄浑的神气扑面而来。 杜甫诗里那些高深的言辞、宏大的义理,就如同经过精心权衡一般恰到好处,而且常常变化多端,难以捉摸其规律。 这壮丽的诗篇让我精神振奋,连睡觉都顾不上了,满座的人都不禁为之叹息,喧闹声在中堂回荡。 唐朝的诗人有上百位之多,他们创作的各种体裁的诗歌灿烂辉煌。但杜甫的诗就像重新焕发光芒的太阳照亮万物,其他诗人就如同星宿,在太阳的光辉下哪里还能展现自己的光芒呢。 读着杜甫的诗,我兴奋得跳起来,精神和胆量都为之振奋,一心想着直接去追随效仿,都忘了自己的愚笨和狂妄。 我拿着笔来回踱步,却无法下笔,因为杜甫诗中蕴含的雄浑元气浩浩荡荡,其精神境界变化无穷,让我无从把握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