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子华许昌道中诗有隠逸之思

悲风中夜兴,寒气入我室。 颓然揽衣坐,中怀百忧溢。 我生乏壮图,少小事刀笔。 窥古得微尚,趋时寡良术。 野性不受羁,尘事忧见桎。 况兹罹大艰,哀号重衰疾。 生意且萧瑟,何必慕禄秩。 风俗日以恶,险诈路百出。 素昧防闲术,睹此实怖栗。 安能徇时好,哓哓丧天质。 所頼子华兄,志尚古人匹。 新诗来联翩,意韵时高逸。 中画归休计,罗列甚详密。 雅怀萧洒心,期言倘能必。 便当奉几杖,相与安蓬荜。 薄田能力耕,岁计犹不失。 结庐守松楸,筑圃蓺柿栗。 鸡豚燕嘉辰,鱼钓乐暇日。 读书取知道,白首穷经一。 甘从野儒事,庶保幽人吉。 咄哉轩冕徒,校此孰劳佚。

译文:

半夜里,悲凉的风呼呼地刮起来,寒冷的气息钻进了我的屋子。我疲惫地披衣而坐,心中百种忧愁满溢而出。 我这一生缺乏宏伟的志向,年轻时就从事文墨一类的事务。研读古人的事迹,获得了一些微小的人生旨趣,然而却不善于迎合时俗。 我生性不受拘束,担心被世俗之事束缚。何况如今遭遇了重大的丧事,我悲痛号哭,身体也更加衰弱多病。生活的生机已然萧瑟,又何必去羡慕那功名利禄呢? 如今社会风俗一天比一天恶劣,危险欺诈的事情层出不穷。我向来不懂得防范的办法,看到这些实在是胆战心惊。我怎么能够去迎合世俗的喜好,唠唠叨叨地丧失自己的天然本性呢? 所幸有子华兄你,你的志向和品格能与古人相媲美。你接连不断地寄来新诗,诗的意境韵味常常高雅超逸。诗中谋划了归乡隐居的计划,罗列得十分详细周密。 你有着高雅潇洒的情怀,如果我们相约的话,我想一定能够实现。到那时,我就侍奉在你身边,和你一起住在简陋的茅屋中。我们有薄田可以努力耕种,一年的生计也不会有缺失。 我们在松楸树下建造房屋居住,开辟菜园种植柿子和栗子。在美好的日子里,我们用鸡肉、猪肉来宴请宾客,闲暇时就钓鱼取乐。我们读书是为了知晓道理,直到头发花白也要深入钻研经典。 我甘愿从事乡村儒生的事务,或许这样能够保全隐士的吉祥。那些追逐高官厚禄的人啊,和我们这种生活相比,谁劳苦谁安逸,一目了然。
关于作者
宋代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