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清芬阁

风雅久沦落,哇淫肆自陈。 波澜嗟已靡,汗漫□无津。 纷葩混仙蕊,谁可识清真。 先生李郑辈,□态非拟伦。 后生不识事,愈非句愈珍。 至今桐庐水,相与流清新。 蝉联十一世,奕叶扶阳春。 十年问御史,邂逅章江滨。 自惭无所有,衰叹徒欣欣。 樽酒发狂笑,微言入典坟。 稍稍窥绪余,每每露经纶。 因知相有术,源委本清淳。

译文:

高雅的诗歌韵味和文化风尚已经衰落很久了,低俗放荡的内容肆意地展现出来。 可叹那纯正的文风已经像波澜一样消逝,茫茫然如同陷入无边的水域找不到渡口。 纷繁杂乱的东西混杂着仙花般的美好之作,又有谁能够识别出其中真正清新自然、纯真质朴的作品呢。 像李先生、郑先生这样的前辈,他们的高雅情致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。 后辈们不懂得这些,越是低俗的语句反而越觉得珍贵。 到如今,桐庐的江水,依旧流淌着清新的气息。 家族连续传承了十一世,每一代都像在扶持着阳春的生机。 十年间我去拜访御史,偶然在章江边上相遇。 我自己惭愧没有什么才能,只能带着衰颓的感叹,徒然地感到欣喜。 我们举杯畅饮,发出豪放的笑声,谈论的精微言辞就如同经典著作般深刻。 我稍稍窥见了您的些许见解,常常能感受到您的经世之才。 由此我知道您有着非凡的气象和能力,因为您的根源本来就是清澈淳厚的。
关于作者
宋代周敦颐

周敦颐,宋营道楼田堡(今湖南道县)人,北宋著名哲学家,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。“两汉而下,儒学几至大坏。千有馀载,至宋中叶,周敦颐出于舂陵,乃得圣贤不传之学,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明于天而性于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《宋史·道学传》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