瀼溪书堂

元子溪曰瀼,诗传到于今。 此俗良易化,不欺顾相钦。 庐山我久爱,买田山之阴。 田间有流水,清泚出山心。 山心无尘土,白石磷磷沈。 潺湲来数里,到此始澄深。 有龙不可测,岸木寒森森。 书堂构其上,隠几看云岑。 倚梧或欹枕,风月盈中襟。 或吟或冥默,或酒或鸣琴。 数十黄卷轴,圣贤谈无音。 窗前即畴囿,囿外桑麻林。 芋蔬可卒岁,绢布足衣衾。 饱煖大富贵,康宁无价金。 吾乐盖易足,名濂朝暮箴。 元子与周子,相邀风月寻。

译文:

元结把这条溪水命名为瀼溪,他有关瀼溪的诗作一直流传到如今。这里的风俗很容易被教化,人们不互相欺诈,彼此敬重钦佩。 我长久以来就喜爱庐山,在山的北面购置了田地。田间有潺潺流水,清澈的溪水从深山的中心流出。深山的中心没有尘世的污浊,水底的白石清晰可见,静静地沉在水中。溪水潺潺流淌了数里路,到了这里才变得澄澈而幽深。这溪水里或许有难以捉摸的蛟龙,岸边的树木在寒气中显得阴森森的。 我在溪水旁建造了书堂,斜靠着桌几眺望云雾缭绕的山峰。有时倚靠在梧桐树下,有时斜躺着枕着枕头休息,清风明月都盈满了我的胸怀。我时而吟诗,时而沉默思索,时而饮酒,时而弹琴。书堂里摆放着几十卷发黄的书卷,仿佛能听到古代圣贤无声的教诲。 窗前就是田园,田园外面是桑麻树林。地里种的芋头和蔬菜足够维持一年的生活,织出的绢布也足够做衣服和被子。能吃饱穿暖就是大富贵,身体健康、平平安安更是无价之宝。我的快乐其实很容易满足,我以“濂”为名,早晚都以此来告诫自己。 元结和我,在清风明月中仿佛相互邀约,一同探寻这世间的美好。
关于作者
宋代周敦颐

周敦颐,宋营道楼田堡(今湖南道县)人,北宋著名哲学家,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。“两汉而下,儒学几至大坏。千有馀载,至宋中叶,周敦颐出于舂陵,乃得圣贤不传之学,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明于天而性于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《宋史·道学传》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