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母大祥

前年惠州哭母歛,去年邳州哭母期。 今年飘泊在何处,燕山狱里菊花时。 哀哀黄花如昨日,两度星周俄箭疾。 人间送死一大事,生儿富贵不得力。 祇今谁人守坟墓,零落瘴乡一堆土。 大儿狼狈勿复道,下有二儿并二女。 一儿一女亦在燕,佛庐设供捐金钱。 一儿一女家下祭,病脱麻衣日晏眠。 夜来好梦归故国,忽然海上见颜色。 一声鸡叫泪满床,化为清血衣裳湿。 当年嫠纬意谓何,亲曾抚我夜枕戈。 古来全忠不全孝,世事至此甘滂沱。 夫人开国分齐魏,生荣死哀送天地。 悠悠国破与家亡,平生无憾惟此事。 二郎已作门户谋,江南葬母麦满舟。 不知何日归兄骨,狐死犹应正首丘。

译文:

### 翻译 前年我在惠州为母亲举行葬礼,悲痛哭泣;去年在邳州迎来母亲去世周年祭,我也是悲恸万分。 今年我漂泊在什么地方呢?竟是被囚禁在燕山的牢狱之中,正值菊花盛开之时。 那哀伤的情景仿佛就像昨天,转眼间已经过了两个年头,时光飞逝如箭一般。 在人间,为父母送终是头等大事,可我虽生在世间,又得了富贵,却没能在母亲临终时尽到心力。 如今有谁在守护母亲的坟墓呢?母亲的坟茔孤零零地在那瘴气弥漫的异乡,只是一堆黄土罢了。 我的大儿子如今境遇狼狈,就不必再提了,下面还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。 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在燕京,他们在佛寺里为母亲设供祭祀,捐钱祈福。 另一个儿子和女儿在家乡祭祀母亲,女儿病后才脱下丧服,常常很晚才入眠。 昨夜我做了个好梦,回到了故国,忽然在海上见到了母亲的容颜。 一声鸡叫把我从梦中唤醒,泪水沾满了床铺,眼泪都化成了清血,湿透了衣裳。 当年母亲日夜操劳、心怀家国,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意啊,她还曾在夜里抚着我枕着武器入睡。 自古以来,有很多人尽了忠就难以全孝,世事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,我只能任由泪水滂沱。 母亲被封为齐魏两国夫人,生前荣耀,死后也备受哀荣,可谓生荣死哀,与天地同在。 国家破败、家庭消亡,这样的悠悠之痛,我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只有这件事了。 二儿子已经在为家中事务谋划,在江南用装满麦子的船操办母亲的丧葬之事。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我的尸骨带回家乡,就像狐狸死时头也要朝着自己的巢穴一样,我也渴望能归葬故土。 ### 解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为纪念母亲去世两周年而作。诗中饱含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之情,同时也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和自己坚守忠义的决心。诗人在狱中无法亲自祭奠母亲,只能通过回忆和梦境表达哀思,体现了忠孝难以两全的无奈与痛苦,最后表达了渴望归葬故土的心愿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