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五日午,薰风自南至。 试为问大钧,举杯三酹地。 田文当日生,屈原当日死。 生为薛城君,死作汨罗鬼。 高堂狐兔游,雍门发悲涕。 人命草头露,荣华风过耳。 唯有烈士心,不随水俱逝。 至今荆楚人,江上年年祭。 不知生者荣,但知死者贵。 勿谓死可憎,勿谓生可喜。 万物皆有尽,不灭唯天理。 百年如一日,一日或千岁。 秋风汾水辞,春暮兰亭记。 莫作留连悲,高歌舞槐翠。
端午
译文:
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,温暖而和畅的南风轻轻吹拂而来。我试着向掌管天地万物的造化之神发问,于是举起酒杯,三次洒酒于地以祭祀。
战国时的田文(孟尝君)是在这一天出生的,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则是在这一天投江自尽。田文后来成为了薛城的君主,享受荣华富贵;而屈原却化作了汨罗江里的亡魂。
曾经的高堂大殿如今狐兔肆意游走,昔日繁华不再,雍门子周为此悲叹落泪。人的生命就如同草尖上的露珠一样短暂易逝,那些荣华富贵也不过像耳边吹过的风,转瞬即逝。
只有那些具有高尚气节和坚定信念的烈士之心,不会随着江水一同流逝。直到如今,荆楚一带的百姓,每年都会在江上举行祭祀活动来纪念屈原。
人们似乎并不看重生者的荣华富贵,却格外敬重那些为正义、为理想而死的人。不要觉得死亡就一定是可憎可怕的,也不要觉得活着就一定值得欣喜。世间万物都有终结的时候,唯有那正义的天理是永恒不灭的。
百年的时光就如同一天那么短暂,而有时候一天也可能像千年那样漫长。就像汉武帝在秋风中写下《秋风辞》,王羲之在暮春时节写下《兰亭集序》。
所以,不要总是沉浸在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悲叹之中,还是应当在翠绿的槐树下高歌起舞,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