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城行

连山四围合,吕梁贯其中。 河南大都会,故有项王宫。 晋牧连杨豫,虎视北方雄。 唐时燕子楼,风流张建封。 西望睢阳城,只与汴水通。 太平黄楼赋,尚能想遗风。 迩来百余年,正朔归江东。 遗民死欲尽,莽然狐兔丛。 我从南方来,停骖抚遗踪。 故河蓄潢潦,荒城翳秋蓬。 凄凉戏马台,憔悴巨佛峰。 沧海变桑田,陵谷代不同。 朝为朱门贵,暮作行旅穷。 乘除信物理,感慨系所逢。 古来贤达人,一醉万虑空。 如此独醒何,悲风逐征鸿。

译文:

连绵的山峦从四周合围过来,吕梁水贯穿在这片土地之中。 这里是黄河以南的一座大都会,从前曾是项王居住的王宫所在之地。 东晋时期,徐州的长官管辖着扬州和豫州,如猛虎般雄视北方。 唐朝时这里有燕子楼,那是风流的张建封的遗迹。 向西眺望睢阳城,它仅仅与汴水相通。 当年太平盛世时苏轼写下《黄楼赋》,从那文章里还能想象出往昔的遗风。 近来一百多年间,正统的政权回到了江东。 前朝的遗民快要死光了,眼前一片荒芜,到处是狐兔出没的草丛。 我从南方而来,停下马车,抚摸探寻这里的遗迹。 从前的河道里蓄积着积水,荒废的城池被秋天的蓬草遮蔽。 戏马台一片凄凉,巨佛峰也显得憔悴不堪。 大海变成了桑田,丘陵和山谷随着时代不断变迁。 早晨还是富贵人家的子弟,傍晚就成了穷困潦倒的旅人。 事物的消长兴衰确实遵循着自然的道理,我因所见到的景象而感慨万千。 自古以来贤明通达的人,往往一醉就能忘却万种忧虑。 像屈原那样独自清醒又有什么用呢,只有悲凉的秋风追逐着远飞的大雁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