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应道中

天阔抟南雁,淮途长北驱。 甘棠成传舍,细柳作康衢。 田海随时变,山河往日殊。 征袍共衮绣,夜壁一灯孤。

译文:

天空无比辽阔,那向南飞翔的大雁奋力展翅翱翔;而我却在这淮水之畔的路途上,一直向北行进。 曾经美好的景象就如同那甘棠树,如今都变成了过往行人暂歇的传舍;往昔规整严整如同细柳营的地方,如今也成了四通八达却又有些荒芜的大道。 农田与沧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,山河的面貌与过去相比,也已经截然不同了。 我身上穿着的征战之袍和那华美的礼服(或许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如今的困境)摆放在一起,在这夜晚的墙壁旁,只有一盏孤灯散发着微弱的光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