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高邮

初出高沙门,轻舫遶城楼。 一水何曲折,百年此绸缪。 北望渺无际,飞鸟翔平畴。 寒芜入荒落,日薄行人愁。 行行行湖曲,万顷涵清秋。 大风吹樯倒,如荡彭蠡舟。 欲寄故乡泪,使入长江流。 篙人为我言,此水通淮头。 前与黄河合,同作沧海沤。 踟蹰忽失意,拭泪泪不收。 吴会日已远,回首重悠悠。 驰驱梁赵郊,壮士何离忧。 吾道久矣东,陆沈古神州。 我今戴南冠,何异有北投。 不能裂肝脑,直气摩斗牛。 但愿光岳合,休明复商周。 不使殊方魄,终为异物羞。

译文:

刚刚从高邮的城门出来,我乘坐着小船,缓缓绕着城楼前行。城外的这一条河水是如此曲折蜿蜒,就好像这百年的岁月,纠葛缠绵。 向北眺望,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远方,只有飞鸟在平坦的田野上翱翔。寒冷中,荒草呈现出一片衰败荒芜的景象,夕阳渐渐西沉,这景象让行人满心都是忧愁。 我继续前行,船沿着湖岸弯弯曲曲地行驶着,眼前是万顷湖水,涵映着清朗的秋色。突然,大风袭来,船的桅杆被吹倒了,这船摇晃的样子,就如同在彭蠡湖里飘荡的小舟一样惊险。 我多想把思念故乡的泪水寄出去,让它随着水流汇入长江。撑船的人对我说,这水一直通向淮河的源头。再往前,它会与黄河汇合,一同成为沧海中的泡沫。 听到这些,我不禁徘徊犹豫,一下子失了神,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,怎么擦也擦不完。江南吴会一带离我越来越远了,回首望去,那过去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悠远漫长。 我在梁赵一带的郊野奔波,身为壮士,心中满是离别的忧愁。我们坚守的正道在东方已经很久了,古老的神州大地沉沦已久。如今我戴着象征囚犯的南冠,这和被押往北方有什么区别呢? 我虽不能肝脑涂地去报效国家,但我的浩然正气足以直冲斗牛。只希望天地间的正气能够聚合,国家能像商周时期那样清明昌盛。不要让我这个流落他乡的魂魄,最终沦为异邦的羞辱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