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行中斋三首 其三

嗟予抱区区,畴昔同里闬。 过从三十年,知心不知面。 零落忽重逢,家亡市朝变。 惸惸蹈海余,踽踽南冠殿。 剧谈泥涂际,握手鞍马倦。 依依斯文意,苦恨十年晚。 鲁仲偶不逢,随世本非愿。 灵胥目未抉,端欲诣所见。 及兹万里别,一夕肠百转。 余生谅须臾,孤感横九县。 庶几太尉事,万一中丞传。

译文:

唉,我心怀那小小的志向,往昔与您同住在一个乡里。我们相互交往了三十年,彼此了解的是内心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。 如今亲友零落,我们忽然间又重逢,可此时家已破亡,世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我像那孤独无依的人,是从蹈海抗争中幸存下来的;又如同戴着枷锁的囚犯,形单影只。 我们在艰难的境遇中畅快地交谈,彼此握手时都带着鞍马劳顿的疲倦。我们之间饱含着对文化、道义的眷恋之情,只遗憾相识相知竟晚了十年。 我就像鲁仲连一样,倘若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,随波逐流本就不是我的心愿。我就如同伍子胥,即便死了也不会瞑目,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。 到了如今要万里分别的时候,一个晚上我的肠子都要愁断了。我剩下的生命想来也没多少时间了,孤独伤感之情却横溢于九州大地。 希望能像段秀实那样,或许我的事迹能像段太尉的事迹一样,万一被史官记载下来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