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林碧鉴相士

咸阳宫中四尺镜,照人五脏何烱烱。 桑田沧海千余年,百炼依然化为矿。 君从何处得此物,铸就双瞳敌秋月。 向来照心今照形,不事澜翻三寸舌。 远冲风雪肯我过,看来犹未深知我。 我方蓑笠立钓矶,万事浮云都勘破。 噫嘻吁,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,暗中许负应卢胡。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,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。

译文:

在那咸阳宫中,曾有一面四尺的宝镜,它能清晰地照见人的五脏六腑,明亮得很呢。 时光匆匆,历经了千余年的沧海桑田,即便是那宝镜,经过无数次的变迁,也仿佛百炼之后又化作了矿石。 林先生啊,我好奇你从哪里得到了这如同宝镜般洞察人心的本事,你那双眼眸炯炯有神,堪比秋天皎洁的明月。 你从前能洞察人的内心,如今又能通过观察人的外貌来洞察世事,可你不像那些油嘴滑舌、夸夸其谈的相士一样。 你不顾风雪远道而来与我相见,可看样子你还没能真正了解我。我现在只想身披蓑衣、头戴斗笠,静静地坐在钓鱼的石矶上,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我看来都如同浮云一般,我早已勘破了其中的虚妄。 唉,如今这世上,那些自称有神奇相术、能看透一切的人满大街都是,他们就像暗中的许负(古代著名相士)一样,说不定正偷笑呢。 我想问,他们和你林家老碧鉴相比,又如何呢?真不知道日后,是否还会像天津桥上一样,出现那些看似老态龙钟却有非凡见识的人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