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文天祥 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 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文天祥 赤壁当年赋子虚,西风忽复到菰蒲。 蟾蜍影里千秋鉴,蟋蟀声中七月图。 诗思飘飘入云汉,歌声隠隠动江湖。 万家箫鼓连灯火,见说来年此事无。 译文: 回想当年在赤壁,人们就像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那般潇洒快意地吟诗抒怀。不知不觉间,秋风又吹拂到了那生长着菰草和蒲草的地方。 月亮的影子洒下,宛如一面跨越千秋的明镜,映照世间沧桑。在那阵阵蟋蟀的鸣叫声中,仿佛展现出一幅七月时节的独特画卷。 我的诗兴如同轻盈的云朵,飘飘悠悠地直入浩瀚云汉;歌声隐隐约约地传出,似乎在江湖间激起层层波澜。 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,箫鼓声声与灯火交相辉映。听说啊,来年这样热闹的情景可能就不会再有了。 标签: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文天祥 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