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王声甫松坡樵苦唱后

倚柯睨苍髯,短蓑挟风雨。 谈道谁我知,对弈者其侣。 狂吟发悲调,谷鸣相律吕。 扊扅岂不怨,宁售大夫股。 长镵𣃁仙苓,获薪为吾煮。

译文:

这位樵夫倚靠在松树的枝干上,斜睨着那松树如同苍髯般的枝丫,身上穿着短小的蓑衣,正承受着风雨的吹打。 他谈论着人生的道理,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呢?或许只有和他一起下棋的人,能算得上是他的同伴。 他纵情狂放地吟唱,发出悲苦的曲调,山谷间的回响与他的歌声相互应和,仿佛音律般和谐。 就像春秋时百里奚的妻子弹唱着《扊扅歌》,心中怎会没有哀怨呢,但她又怎会去出卖大夫的俸禄来换取自己的生活呢。 樵夫手持长镵去挖掘那传说中的仙苓,把打来的柴薪用来煮仙苓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