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国直先伯祖海潮赋后

银山突兀苍海头,夜半鼓噪万貔貅。 争雄角力转坤轴,旋磨尘世偕浮沤。 朝朝暮暮自消长,谁言于此随海䲡。 鸱革裹尸已尘土,未必怒怨卒未休。 看公立论屈前辈,笔端有力挽万牛。 孤峰绝崖气象古,亦复粲粲珊瑚钩。 分明掘见阴阳根,判断造化之深幽。 玄机发泄天帝嗔,此文正恐雷霆收。 不然亦似画鸟迹,长夜鬼哭声啾啾。 公自骑鲸去不返,满江明月芦花秋。

译文:

那高耸的浪涛如同银山一般,在苍茫大海的尽头突兀而起,就像半夜里无数勇猛的将士在呐喊鼓噪。 海浪们相互争雄斗力,仿佛要转动大地的轴心,而人世间的一切就如同随着它们旋转的泡沫一般渺小。 海浪朝朝暮暮地涨落,谁说它是随着海中的大鱼而起伏的呢。 伍子胥被用鸱革裹尸沉入大海,如今早已化为尘土,但他的愤怒怨恨未必就此消散。 看您立论,能让前辈们折服,您笔力雄健,仿佛能挽住万头牛的力量。 您的文章就像孤峰绝崖一样,有着古朴的气象,又如同灿烂的珊瑚钩般精美。 您的文章分明挖掘出了阴阳变化的根源,洞察了大自然造化的深邃奥秘。 您把这神秘的玄机揭露出来,恐怕会惹得天帝发怒,这文章说不定会被雷霆收走。 不然的话,这文章就好像是神秘的鸟迹,会在长夜中引来鬼哭啾啾。 如今您已经骑着鲸鱼一去不返了,江面上只剩下明月和秋天的芦花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龙翰

吴龙翰(1229—?)字式贤,号古梅,歙县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。师方岳,咸淳中贡于乡,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。咸淳四年(1268)十月与鲍云龙、宋复一等三人,自带干粮,费时三天,涉足丹崖,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,并写下《黄山纪游》。吴龙翰所著《黄山纪游》,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。德祐二年(1276)乡校请充教授,寻弃去。家有老梅,因以古梅为号。尝为之赋。龙翰著有《古梅吟叶》六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