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李行甫

落倘使平生马少游,不将乡里博封侯。 肯缘儿辈断屐齿,谁忆平生醉杖头。 老去焉知尧壤力,乱来初识楚天忧。 新坟似与欧阡近,许见衣冠夜月游。

译文:

如果这人(李行甫)平生能像马少游那样淡泊名利,不凭借在乡里的作为去谋求封侯之位。 又怎会因为儿辈的事情而如此忧愤,谁还会记得他平日里饮酒沉醉的模样。 人到老年哪里能知道国家还有如此强大的力量,战乱来临才真切体会到楚地百姓的忧愁。 他的新坟似乎离欧阳修家族的墓地不远,或许在夜晚的月光下还能看见他身着衣冠在此游荡。 需要说明的是,邓剡这首《挽李行甫》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,诗中用了不少典故。“马少游”是东汉人,以安于乡里、不求功名著称;“断屐齿”出自《晋书·谢安传》,谢安听闻淝水之战捷报时强装镇定,但下台阶时把屐齿折断都没发觉,体现情绪的剧烈波动;“杖头”指代酒钱;“尧壤”表示太平盛世的土地;“欧阡”指欧阳修家族的墓地。这首诗通过这些典故,表达了对李行甫的悼念以及对时世的感慨。
关于作者
宋代邓剡

邓剡(1232-1303),字光荐,又字中甫,号中斋。庐陵人(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)。南宋末年爱国诗人、词作家,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。他与文天祥、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