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武夷九曲

紫缦红裀事有根,绿函金鎻蜕犹存。 无缘得到千岩顶,试问而今几代孙。 汉祀昔曾陈玉脯,晋人方始识桃源。 不因大隠屏中老,未易抽簪扣洞门。

译文:

传说中紫色的缦帐、红色的褥垫这样的神奇之事是有根源的,那如同绿色匣子、金色锁具般的岩石风貌即便历经变迁痕迹仍留存着。 可惜我没有机缘登上那千岩万壑的顶峰,真想问问这世间从传说的时代到如今已经过了多少代人啦。 汉代祭祀的时候往昔曾摆上玉脯等祭品,晋代的人才开始知晓桃花源那样的仙境。 若不是因为有那隐居在大隐屏峰中的老者,我恐怕还不容易摘下官帽,叩响那仙洞之门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