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二首 其二

昼伏夜已动,血人谋其生。 不作林中虎,而为帐下虫。 饥虎有时逢,林密少人行。 微物不可忽,群聚成雷轰。 众觜锥刀铓,矮屋甑釜烹。 肤爪良自忤,扇扑劳迭更。 下车抟猛虎,一死政自轻。 纎纎无所诘,长夜不肯明。 为我驱蜚廉,幺麽一扫清。

译文:

白天的时候蚊子潜伏着,到了夜晚就开始活动了,它们靠吸食人血来维持生存。 它们不像山林中的老虎那样光明正大,却甘愿做躲在帐子里的害虫。 饥饿的老虎虽然有时也会伤人,但山林茂密,行人稀少,遇见老虎的机会不多。 可这小小的蚊子千万不能忽视,它们一旦成群聚集起来,声音就像雷声轰鸣。 众多蚊子的嘴如同锥刀的锋芒一样尖锐,在低矮的屋子里,它们嗡嗡乱飞,就好像在甑釜中蒸煮食物发出的声响。 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又抓又挠难受极了,人们不停地挥动扇子去扑打它们。 曾经有人敢于下车去与猛虎搏斗,就算死了也认为这是一种英勇的行为。 可面对这些微小的蚊子却毫无办法,它们整夜嗡嗡叫着,让漫漫长夜好像永远不会天亮。 真希望能有像蜚廉那样能驱邪除恶的神灵,把这些小蚊虫全部清扫干净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