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阳洞读书和中山陈礼郎韵

弄珠寄南海,移文讥北山。 出处虽异位,梦觉同一闗。 纯阳有真境,古洞扄林端。 绝顶象纬逼,六月天气寒。 道人讨幽胜,诛茆谋盖棺。 缘深野鸡狎,供罢斋鱼闲。 斗轩适容膝,点勘酬𫓪丹。 理义贵自得,神仙谅非难。 嗟我久荒索,摧心罹棘艰。 羞羡鹤俯仰,空悲马班桓。 终南在何许,得去何须还。

译文:

我将那如同弄珠般的志趣寄托在南海之地,又像古人作移文讥讽北山假隐士一样,感慨世间一些表里不一的行为。 人们的出仕和隐居虽然是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位置,但从梦醒和梦中的角度来看,本质上都面临着同样的人生关卡和困惑。 纯阳洞有着真正的美妙境界,古老的洞穴被锁在山林的顶端。 站在这洞穴所在的绝顶之处,感觉天上的星辰都仿佛触手可及,即便是六月盛夏,这里的天气也十分寒冷。 有道之人来探寻这清幽的胜景,铲除杂草想要在此安度余生。 由于缘分深厚,野鸡都和他亲近无间,斋饭供奉完毕后,诵经用的斋鱼也闲置一旁。 小小的斗室轩窗仅仅能容下膝盖,他就在这里认真校勘书籍,以这种方式来回应自己的修行之志。 追求理义贵在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,这样看来,想要成为神仙大概也并非难事。 可叹我长久以来荒废了对这些的追求,心中遭受着如同陷入荆棘般的艰难困苦。 我羞愧又羡慕那自由俯仰的仙鹤,却只能徒劳地悲叹自己不能像司马迁、班固、桓谭那样有所建树。 终南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啊,如果能够前往,又何必再回来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