呈大帅侍郎阳岩洪先生

猗桐擢新翠,况此当春阳。 灵鳯何髙翔,岂不懐朝光。 积阴既去屏,先鸣讵能忘。 腐草倐已化,破柱安所藏。 声猷动寰海,偃蹇持孤芳。 清风肃羽纛,白日成圭璋。 久期荐清庙,欲与兴颓纲。 恩纶甫杂遝,符采相辉煌。 元祐心可续,江左脉自长。 精神夙聚会,赓歌蔼明良。 愿整池上翼,继我文靖梁。

译文:

这其实是一首古体诗,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: 看那梧桐树,抽出了鲜嫩翠绿的枝叶,更何况现在正值温暖的春日时光。 那神异的凤凰高高地飞翔在天际,它又怎么会不眷恋那朝廷的荣光。 长久的阴霾已经被驱散,率先发出鸣叫的鸟儿又怎会将此遗忘。 腐烂的野草转眼间就已化作萤火虫,那些隐藏的奸邪又能在哪里躲藏。 您的声誉和功绩震动了整个天下,您坚守着自己高洁的品行,不为世俗所动。 您的清正之风让军旗都为之肃立,您的品德如同在白日下闪耀的圭璋般高贵。 长久以来人们都期望您能进入朝廷,辅佐君主重振那已经衰败的纲纪。 如今皇帝的恩诏纷纷下达,您的光彩与荣耀交相辉映。 您有着如同北宋元祐年间贤臣的志向与才能,可以延续朝廷的正气,东晋以来的文化命脉也将因您而长久流传。 您与志同道合的人精神早已相互汇聚,君臣之间和乐地唱和,一片清明祥和。 我愿像池中的鸟儿一样,振翅追随您,延续文靖公那样的贤德和功绩。 需要说明的是,原诗较为典雅,有较多用典和象征的表达,以上翻译尽量保留了诗意和原诗内涵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