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阳寄委顺赵君

别来柳初茁,今见兰吐芳。 懐哉佩兰人,欲制芙蓉裳。 山空蕙帐冷,鹤怨秋夜长。 群峰暮耸峭,蚁梦犹一场。 乘传媿已添,刻意思所偿。 蚩蚩瘴土氓,见此泪欲滂。 针石一时投,若为起羸尫。 常恐二竖黠,神被膏与肓。 欲尽弃其旧,安得师之良。 夜梦毎插羽,飞到琴册旁。 非贪舐鼎事,欲窥枕中方。 缄縢倘寄翼,寛此百回肠。

译文:

自从和你分别的时候,柳树才刚刚抽出新芽,如今已经看到兰花吐露芬芳,时光过得可真快啊。 我十分想念你这位佩带着兰花的君子,你就像要裁剪芙蓉花瓣来制作衣裳的高洁之人。 山中你的居室空荡荡的,蕙草织成的帐子透着清冷,仙鹤似乎也在哀怨秋夜的漫长。 傍晚时分,群峰高耸陡峭,而人生就如同一场虚幻的蚁梦。 我惭愧自己已经增加了乘坐驿车为官的经历,常常深刻地思索着要如何去有所回报。 那些被瘴气笼罩之地的愚昧百姓,看到我时泪水几乎要滂沱而下。 我虽像用针石治病一样努力去救助他们,可又怎能让那些瘦弱、残疾的人重新好起来呢? 我常常担心疾病就像那狡黠的“二竖”(病魔),深入到病人的膏肓之中,让神明也无可奈何。 我想要完全抛弃过去那些不足的方法,可哪里能得到一位好老师来指导我呢? 夜里做梦的时候,我常常感觉自己插上了翅膀,飞到你琴书的旁边。 我并非贪图那些能让人长生之类的事,只是渴望能窥探到你那如“枕中方”(指珍贵医书)般的学识和智慧。 如果你能像寄信一样把你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,就能宽慰我这百转愁肠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