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后村先生刘尚书

采松北山下,日与樵者亲。 寸尺拾遗坠,时以供炊薪。 朝跻白云冈,暮宿芳草濵。 疏泉溉其本,镜心澄尔神。 上有千岁鹤,羽仪何振振。 清唳返华表,感时懐鳯麟。 下有千年苓,剥落惟夲真。 久乃莹雪玉,服之袪凡尘。 清风发万籁,天窍鸣惊人。 严霜肃四宇,玉立古柏身。 桃李众自托,六合惟一根。 梅竹亦有性,岁寒争卜隣。 茑萝尔微汇,愿乞青云津。 逡巡不敢止,百年在兹辰。

译文:

我在北山下采摘松枝,每天都和那些砍柴的人亲近相处。我把散落在地上的寸寸松枝收集起来,时不时拿回去当作烧火的柴薪。 早晨我攀登到白云缭绕的山冈,傍晚就歇息在芳草萋萋的水边。我引来清泉浇灌松树的根部,让自己的内心如同明镜一般澄澈安宁。 山上有一只活了千年的仙鹤,它的羽毛是那样整齐漂亮。它清脆的鸣叫声仿佛从华表处传来,让我感怀当下,思念着像凤凰、麒麟一样的贤才。 山下生长着千年的茯苓,它外表朴实无华,尽显本真之态。时间久了,它变得像雪玉一样莹润,吃了它能让人摆脱尘世的烦恼。 清风吹过,万籁齐鸣,就好像上天打开了神秘的窍穴,发出惊人的声响。严霜覆盖了天地四方,而先生您就像那直立的古老柏树,傲立不屈。 众多的桃李之辈都想依托于您,因为天地之间只有您这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。梅花和竹子也有它们高洁的品性,在寒冷的岁月里都争着和您做邻居。 我就像那微小的茑萝,希望能得到您给予的青云之路。我犹豫徘徊,不敢停下追求的脚步,因为我明白这百年一遇的机会就在此刻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蒲寿宬

蒲寿宬,泉州(今属福建)人。生平不详。从集中诗篇观察,知其曾入戎幕,行迹遍东南。卷一《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》,知度宗咸淳八年(一二七二)前后曾知梅州;《投后村先生刘尚书》,知与刘克庄同时,年辈相近。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,山有心泉,因称心泉处士。有《蒲心泉诗》(明《文渊阁书目》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心泉学诗稿》六卷。事见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六。 蒲寿宬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残本《永乐大典》引录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