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欲登小孤惠济庙水盛风驶回首已逺矣

芦荻萧萧掩败汀,抛南抛北惯曾经。 淮山有雪侵云白,江水无风接树青。 吟卷纪游挥小草,醉篷埋恨载浮萍。 庙门转眼随帆过,不得重登绝顶亭。

译文:

江边的芦荻在风中沙沙作响,遮掩着破败的沙洲。我在江南江北漂泊,这样的情景早已司空见惯。 淮河一带的山峦覆盖着白雪,那洁白的雪色直逼云端;江面上风平浪静,江水的青绿与岸边的树木连成一片。 我铺开诗卷,用小草书挥笔记录这次游历的见闻;醉倒在船篷里,心中满是遗憾,就像那漂泊的浮萍一样无根无依。 小孤山上惠济庙的庙门转眼间就随着船帆被抛在身后了,我终究没能再次登上那位于绝顶的亭子。
关于作者
宋代董嗣杲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