删旧藁感赋

少年嗜吟如嗜蜜,诸公奇之有奇质。 学荒志旷不自量,躐登将坛多所嫉。 薄游六朝废兴处,逺嘅疆场分离日。 江草江花幻缜密,下字如缚禅家律。 吁嗟旧存无二三,侧近所取不偿失。 因知嫉者岂轻易,敛尽浮华能就实。 趣入空玄须正传,趣得于心暗如漆。 搜剔造化鬼神凴,天孙云锦可织出。 客寄多时转萧瑟,趁取风寒写旷逸。 九江五峰金翠湿,风月悉归三寸笔。

译文:

年少的时候,我对吟诗的喜爱就如同贪恋蜂蜜一般,诸位前辈觉得我奇特,认为我有不凡的资质。 后来我学业荒废、志向空阔,却自不量力,突然登上了较高的文坛地位,因此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。 我曾到六朝兴衰的故地四处游历,对边疆战场上的分离之景深感感慨。江边的草儿、江畔的花儿,看似幻化成了一幅缜密的画卷,可我写诗遣词造句却像被禅宗的戒律束缚一般,不敢轻易下笔。 唉,我过去留存下来的诗作已经没剩下两三首了,而身边新创作的作品,收获还抵不过损失。由此我明白那些嫉妒我的人并非是无缘无故的,如今收敛尽了曾经的浮华,才能追求到实在的创作成果。 想要深入到空灵玄妙的诗歌境界,必须要有正统的传承,然而就算有所领悟,内心的感悟也是幽深难明,像漆黑的夜晚一样。 若能深入探寻自然造化的奥秘,有鬼神相助,那么就如同织女能织出美丽的云锦一样,我也能创作出绝妙的诗篇。 我客居他乡已久,周围的环境愈发萧瑟凄凉,我趁着这寒冷的风,写下了这旷达超脱的诗句。九江的五座山峰,被金色和翠绿的色彩所浸染,似乎还带着湿润的气息,清风明月的美妙都被我收进了这三寸之笔中。
关于作者
宋代董嗣杲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