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妙智寺后因赋

我貎甚癯棘,极爱山林住。 才说庐山去,不惮葺芒屦。 鬰懐得少解,动脚即徤步。 谁言多岌嶪,堂堂大驿路。 万景山渺莽,旷游惬心慕。 荒坊偶小憇,周覧入薄暮。 西隅壁灰净,半堵若缣素。 方此欲题名,已触野僧怒。

译文:

我模样十分清瘦,就像带刺的荆棘一般,我特别喜爱在山林间居住。 只要一说起要去庐山,我都不怕去修补那破旧的草鞋。 心中郁闷的情怀能稍稍得到排解,一迈开脚步就走得又健又快。 谁说这一路有那么多险峻的山峰呢,瞧这多像是一条宽敞堂皇的大路。 漫山遍野的美景显得那么幽远迷茫,纵情游览正合我心中的向往。 偶然在一座荒废的寺庙里稍作休息,四处游览一番就到了傍晚时分。 寺庙西边角落的墙壁刷得很干净,那半堵墙就像洁白的细绢一样。 正当我想在这墙上题字留念的时候,却已经惹得那山野僧人发怒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董嗣杲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。

纳兰青云